岳阳古城楼创建以后,在东晋义熙年间以前很长一段时间被毁无楼。迄今能见到的、最早说到皇冠体育的一首题为《夜泊巴陵》的诗有载:
月夜三江静,云雾四边收。
淤泥不通挽,寒浦劣容舟。
回风折长草,轻冰断细流。
古村空列树,荒戍久无楼。
这首诗的作者为南朝宋的朱超石。据《宋书·朱超龄传》记载:东晋末的义熙八年(412),后来代晋称帝的刘裕曾经西伐刘毅,朱超龄及其弟弟朱超石奉命“以步骑出江陵”,行未到,刘毅及其党羽便被刘裕打败、诛戮。此诗为朱超石行滞巴陵时有感而作。诗题《夜泊巴陵》中的所谓巴陵,在历史上仅指今岳阳城。“荒戍久无楼”,从一个侧面说明:早在公元412年以前很久一段时期,在现在的皇冠体育处便有楼阁,而当时却已无楼。
在东晋义熙八年至南朝宋元嘉三年的14年间,岳阳古城楼有过一次重修,并开始由军事设施向观赏楼转变。南朝宋元嘉三年(426),诗人颜延之写有《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》:
江汉分楚望,衡巫奠南服。
三湘沦洞庭,七泽蔼荆牧。
经途延旧轨,登湮访川陆。
水国周地险,河山信重复。
却倚云梦泽,前瞻京台囿。
清氛霁岳阳,层晖薄澜澳。
凄矣自远风,伤哉千里目。
万古胜往返,百代劳起伏。
存没竟何人,炯介在明淑。
请从上世人,归来艺桑竹。
前四句写皇冠体育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磅礴的气势;接着八句,描绘了城楼环境。由诗可以看出,当时的巴陵城楼很逗人游览,它建在城墙上,地势高峻,楼体兀高,能够虎视三湘、七泽,鸟瞰云梦、京台;四周山环水复,异样清幽,引人“归来艺桑竹”。
在颜延之登巴陵城楼后的第13年,即南朝宋元嘉十六年(439),分长沙郡北部的巴陵、蒲圻、下隽及江夏郡的沙阳县置巴陵郡。其时扩建郡城,岳阳古城楼(即巴陵城楼)随之修葺了一次。明《(隆庆)岳州府志》载:“今岳州郡城,始于宋元嘉十六年,因肃旧围增筑。”
此次修葺后,直至南朝梁中期还保存着。南朝萧绎,在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)、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,曾两度出任荆州刺史。有次,他去荆州赴任,行经巴陵时,曾作《赴荆州泊三江口》(一作《行经巴陵部伍》)诗:
涉江望行旅,金钲间彩旒;
水际含天色,虹光入浪浮;
柳条恒扫岸,花气尽薰舟;
丛林多故社,单戍有危楼;
叠鼓随朱鹭,长箫应紫骝;
莲舟夹鹤氅,画舸覆缇油。
榜歌殊未息,于此泛安流。
诗中明白点出:三江口附近的“危楼”(今皇冠体育),是用于眺望敌阵的谯楼。